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顺利完成申报工作,赛事筹备进入全新阶段。作为我国面向青少年群体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综合性科技竞赛平台之一,本届大赛将于2025年8月中旬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聚焦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展示,同时融入地域文化与生态科技特色。
一、大赛基本信息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
主题 | 勇担时代使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主办单位 | 中国科协等联合主办 |
举办时间 | 2025年8月中旬 |
举办地点 | 内蒙古自治区(主会场设于呼和浩特市) |
国际对接 | 赛后将选拔优秀项目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欧盟青少年科学家赛事等国际交流活动 |
二、办赛宗旨与目标
本赛事锚定国家“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致力于:
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团队合作和批判精神;
弘扬科学家精神,塑造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思想品格;
激发科技报国理想,发现和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构建有组织、成体系的青少年科研训练与成长平台。
三、参赛对象调整(重大变化)
今年赛事规则发生重要调整,明确将参赛对象限定为15至24岁青少年群体,分为两个组别:
组别 | 年龄范围 | 特点说明 |
---|---|---|
青年组 | 18-24岁 | 面向高校及社会青年,强调科研深度与国际化水平 |
少年组 | 15-17岁 | 面向初中毕业生及高中生,注重科学兴趣与实践能力培养 |
注意:15岁以下中小学生不再具备参赛资格,这一变化旨在提升整体参赛项目的质量与科研成熟度,更加聚焦于真正具备科研潜力的青少年群体。
四、赛事规则详解
(一)青年组要求
1.申报主体:
原则上须为全国学会主办的赛事;
若分支机构赛事已有较高影响力,可破格申报。
2.参赛对象:
面向18-24岁青年人群;
可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鼓励团队参与;
优先考虑具有国际化背景的赛事。
3.赛事规模:
至少连续举办两届;
每届指导科技工作者不少于300人;
参赛人数不少于1000人。
4.学科领域:
符合“四个面向”总体要求;
涉及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空天科技等领域;
优先支持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新质生产力相关新兴/交叉学科。
5.推荐机制:
每项关联赛事最多可推荐20名选手参赛;
团队参赛每队最多推荐5人;
女选手占比不低于25%,优先推荐西部地区或女性选手;
如当届赛事未完成,可推荐上届获奖者。
(二)少年组要求
1.申报赛事:
面向15-17岁少年人群;
主要由各省级科协牵头主办的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遴选。
2.推荐名额:
每项赛事可推荐5名选手;
承办地赛事可适当增加推荐名额;
团队参赛每队最多推荐3人;
必须至少包含1名女选手;
同样可推荐往届获奖者。
五、赛事组织实施流程
第一阶段:关联赛事遴选
时间:2025年2月前
内容:组委会面向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及省级科协征集并遴选关联赛事;
目标:确保赛事内容多样性、专业性与覆盖面。
第二阶段:参赛选手推荐
时间:2025年6月1日—6月30日
内容:各入选赛事主办单位按名额从优胜者中择优推荐选手;
提交方式:统一组织申报,确保公平公正。
第三阶段:现场活动组织
时间:2025年8月中旬
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内容:包括现场竞赛、成果展示、专家评审、互动交流等活动;
特色:结合当地科技教育、民族文化与生态保护特色,打造多元融合的科技盛会。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阶段
时间:2025年9月至年底
内容:
公示获奖名单
印发获奖通知
颁发证书
开展总结研讨与经验分享
港澳地区安排:
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负责组织;
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负责组织。
六、奖项设置与表彰机制
(一)个人奖项
“中国科协主席奖”
按青年组、少年组分别设立;
授奖比例约为每组别的10%;
是对表现最为突出选手的最高荣誉。
参赛证书
对通过初审并参与现场活动的其他选手颁发参赛证书。
(二)专项奖
由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设立;
奖励形式多样,包括:
证书
奖金
科研资助
后续成长支持计划(如实习机会、导师指导等)
(三)组织单位表彰
根据以下维度进行综合评定:
各省组织发动情况
关联赛事推荐情况
企业成长支持活动开展情况
表彰对象:
关联赛事组织单位
园区/企业科协
奖励形式:颁发“优秀组织单位”证书
七、赛事亮点与展望
结构更清晰,门槛更高:年龄分组更加科学,聚焦真正具备科研潜力的青少年。
学科覆盖广,贴合国家战略:紧扣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方向,引导青少年关注国家重大课题。
国际接轨,拓展视野:优秀项目将有机会代表中国参加国际顶级科技赛事。
多元展示平台:现场竞赛+成果展示+专家点评+互动交流,全面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
激励机制完善:设立多项奖励,推动赛后成长路径建设,实现“以赛育人”。
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不仅是一次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广大青少年走向科研之路的重要起点。它为有志于投身科技事业的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挑战极限、追逐梦想的舞台。
如果你是学生、教师、家长或科技教育从业者,都可以关注并积极参与这场年度盛事,共同见证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力量的成长与崛起!
扫码进一步了解青科赛⇓
2026 ISEF新赛季已经启航!现在正是准备和规划的关键时刻!如果你想了解ISEF的具体时间线、全球各地的ISEF附属赛,ISEF备赛策略,打算参加ISEF或做长线学术规划,那就快来咨询吧!
全网首发!扫码添加顾问老师!
免费领取2025ISEF最新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