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8月即将开启!青科赛规则、赛程、奖项与亮点一览!

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顺利完成申报工作,赛事筹备进入全新阶段。作为我国面向青少年群体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综合性科技竞赛平台之一,本届大赛将于2025年8月中旬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聚焦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展示,同时融入地域文化与生态科技特色。

一、大赛基本信息

项目 内容
名称 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主题 勇担时代使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主办单位 中国科协等联合主办
举办时间 2025年8月中旬
举办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主会场设于呼和浩特市)
国际对接 赛后将选拔优秀项目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欧盟青少年科学家赛事等国际交流活动

二、办赛宗旨与目标

本赛事锚定国家“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致力于:

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团队合作和批判精神;

弘扬科学家精神,塑造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思想品格;

激发科技报国理想,发现和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构建有组织、成体系的青少年科研训练与成长平台。

三、参赛对象调整(重大变化)

今年赛事规则发生重要调整,明确将参赛对象限定为15至24岁青少年群体,分为两个组别:

组别 年龄范围 特点说明
青年组 18-24岁 面向高校及社会青年,强调科研深度与国际化水平
少年组 15-17岁 面向初中毕业生及高中生,注重科学兴趣与实践能力培养

注意15岁以下中小学生不再具备参赛资格,这一变化旨在提升整体参赛项目的质量与科研成熟度,更加聚焦于真正具备科研潜力的青少年群体。

四、赛事规则详解

(一)青年组要求

1.申报主体

原则上须为全国学会主办的赛事;

若分支机构赛事已有较高影响力,可破格申报。

2.参赛对象

面向18-24岁青年人群;

可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鼓励团队参与;

优先考虑具有国际化背景的赛事。

3.赛事规模

至少连续举办两届;

每届指导科技工作者不少于300人;

参赛人数不少于1000人。

4.学科领域

符合“四个面向”总体要求;

涉及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空天科技等领域;

优先支持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新质生产力相关新兴/交叉学科。

5.推荐机制

每项关联赛事最多可推荐20名选手参赛;

团队参赛每队最多推荐5人;

女选手占比不低于25%,优先推荐西部地区或女性选手;

如当届赛事未完成,可推荐上届获奖者。

(二)少年组要求

1.申报赛事

面向15-17岁少年人群;

主要由各省级科协牵头主办的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遴选。

2.推荐名额

每项赛事可推荐5名选手;

承办地赛事可适当增加推荐名额;

团队参赛每队最多推荐3人;

必须至少包含1名女选手;

同样可推荐往届获奖者。

五、赛事组织实施流程

第一阶段:关联赛事遴选

时间:2025年2月前

内容:组委会面向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及省级科协征集并遴选关联赛事;

目标:确保赛事内容多样性、专业性与覆盖面。

第二阶段:参赛选手推荐

时间:2025年6月1日—6月30日

内容:各入选赛事主办单位按名额从优胜者中择优推荐选手;

提交方式:统一组织申报,确保公平公正。

第三阶段:现场活动组织

时间:2025年8月中旬

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内容:包括现场竞赛、成果展示、专家评审、互动交流等活动;

特色:结合当地科技教育、民族文化与生态保护特色,打造多元融合的科技盛会。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阶段

时间:2025年9月至年底

内容:

公示获奖名单

印发获奖通知

颁发证书

开展总结研讨与经验分享

港澳地区安排

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负责组织;

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负责组织。

六、奖项设置与表彰机制

(一)个人奖项

“中国科协主席奖”

按青年组、少年组分别设立;

授奖比例约为每组别的10%;

是对表现最为突出选手的最高荣誉。

参赛证书

对通过初审并参与现场活动的其他选手颁发参赛证书。

(二)专项奖

由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设立;

奖励形式多样,包括:

证书

奖金

科研资助

后续成长支持计划(如实习机会、导师指导等)

(三)组织单位表彰

根据以下维度进行综合评定:

各省组织发动情况

关联赛事推荐情况

企业成长支持活动开展情况

表彰对象:

关联赛事组织单位

园区/企业科协

奖励形式:颁发“优秀组织单位”证书

七、赛事亮点与展望

结构更清晰,门槛更高:年龄分组更加科学,聚焦真正具备科研潜力的青少年。

学科覆盖广,贴合国家战略:紧扣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方向,引导青少年关注国家重大课题。

国际接轨,拓展视野:优秀项目将有机会代表中国参加国际顶级科技赛事。

多元展示平台:现场竞赛+成果展示+专家点评+互动交流,全面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

激励机制完善:设立多项奖励,推动赛后成长路径建设,实现“以赛育人”。


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不仅是一次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广大青少年走向科研之路的重要起点。它为有志于投身科技事业的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挑战极限、追逐梦想的舞台。

如果你是学生、教师、家长或科技教育从业者,都可以关注并积极参与这场年度盛事,共同见证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力量的成长与崛起!

扫码进一步了解青科赛⇓

2026 ISEF新赛季已经启航!现在正是准备和规划的关键时刻!如果你想了解ISEF的具体时间线、全球各地的ISEF附属赛,ISEF备赛策略,打算参加ISEF或做长线学术规划,那就快来咨询吧!

全网首发!扫码添加顾问老师!

免费领取2025ISEF最新作品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