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届北京青科赛报名12月25日开启!北京青科赛活动规则了解一下!

为进一步提升首都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第44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将于2025年3月中下旬隆重举行。这项大赛旨在激励学生展示他们的科学创造力与创新思维,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那些有志于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ISEF)的同学而言,此次活动将是一个重要的跳板,帮助他们积累经验与荣誉。

时间线

1.2024年10-12月:参加各区级选拔

- 准备参赛作品,并确保符合区级竞赛的要求。

- 如果可能,提前联系所在区的组织单位了解具体流程。

2.2025年3月中下旬:参加北京市级青科赛

- 在此之前完成网上申报,确保在2024年12月25日至2025年1月8日之间提交所有必要的材料。

- 备战市赛,准备展示和答辩。

3.2025年8月:优胜者参加第39届全国青科赛

- 如果在北京市级比赛中表现优异,将有机会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比赛。

- 利用这段时间强化项目,提高竞争力。

4.2025年12月:被推送到冬令营,选拔出2026 ISEF中国队成员

- 冬令营是进入ISEF的重要一步,学生应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项目,并接受专业指导。

第44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通知如下:

1.大赛主题

发现 · 创新 · 责任

2.大赛内容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系列活动共设置6个赛道,内容包括面向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成果、创客作品、科技实践活动和科学幻想绘画,面向科技辅导员的科技教育创新成果、创客教师作品。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的参赛作品分为A、B两类。

A类作品指选题专业性较强,且需具备较为深厚的专业基础,并在专业实验室或专业机构完成的作品;

B类作品指选题源于日常生活,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小学生原则上只能申报B类作品,如申报A类作品,将按中学生评审标准参赛。

3.网上申报

网申地址:http://bjapply.xiaoxiaotong.org

网上申报系统于2024年12月25日开启,截止时间为2025年1月8日,过期将视为弃权。

4.申报要求

参赛学生须为北京市在校中小学生且有北京市学籍(包括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国际学校)。参加北京市赛学生须由区级组织单位在区级获奖学生中按规定名额择优推荐,各区名额分配如下:

参赛者可以个人或≤3人组队参加,对于集体作品的要求如下:

集体作品的申报者不得超过3人,并且必须是同一区、同一学段(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的学生合作作品。集体项目涉及跨区申报需要提前上报《跨区项目备案表》,无备案表不接受申报。

集体作品不能在研究过程及参赛中途加入新成员。每名成员都须全面参与、熟悉作品各项工作,合作、分担研究任务,提交的研究成果应为所有成员共同完成。

集体作品在申报时,所有成员的信息资料均应在申报表中填写,并在研究报告中说明每名成员的分工和完成的主要任务。

同一竞赛周期内,集体作品和个人作品不能进行相互转换。

5.学科分类

小学生作品: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环境与宇宙科学、技术、行为与社会科学

中学生作品:数学、物理与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工程学、环境科学、行为和社会科学

6.申报材料

申报书、查新报告、研究报告、作品附件、诚信承诺书、证明材料(根据涉及内容不同,需由对应部门开具证明材料)。

7.申报要求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奖项分等级奖、专项奖和参与奖,申报项目总数淘汰率约为20%,剩余项目获奖比例约为:一等奖15%、二等奖35%、三等奖50%。

扫码了解青科赛辅导方案、赛事信息!

免费获取青科赛福利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