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Sichuan Science Fair(川赛)于1月18日圆满结束,本届比赛共有56支队伍参与评比,尽管每所学校只能推荐三个项目参赛,但参与热度不减。今年的比赛不仅在评委构成上增加了更多外籍专家,提升了评比的专业性和国际化水平,还涌现出了多个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的作品。
以下是成功晋级ISEF Grand Final的五个项目及其亮点
1.低成本火山灾害探测系统
创新点:此系统结合了多参数监测、高灵敏度和混合动力技术,提供了实时监测火山活动的新方案。
脱颖而出的原因:相比传统方法,该系统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能够为火山灾害预警提供更加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2.人工智能驱动自主火箭模块
创新点:项目采用开源设计,降低了火箭模块的成本和技术门槛,并实现了多任务适应性。
脱颖而出的原因:团队展示了强大的实践能力,通过多次推力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能,体现了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完整闭环。
3.微量甲醛的高效催化与动态监测集成装置
创新点:利用Fe掺杂TiO₂纳米颗粒作为光催化剂,配合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对甲醛的实时监测和高效降解。
脱颖而出的原因:相比市面上已有的产品,该项目进一步优化了便携性和成本效益,特别适合资源有限地区的使用需求。
4.基于人工智能指导的抗结核亚单位疫苗的设计与验证
创新点:运用AI技术预测并筛选出具有强免疫原性的EccA1蛋白作为新型疫苗候选物,构建重组质粒并在斑马鱼模型中验证其有效性。
脱颖而出的原因:研究填补了现有BCG疫苗保护效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针对结核病防治的新思路,展示了生物信息学与实验生物学相结合的强大潜力。
5.通过DNA间隙驱动碱基编辑系统提高遗传疾病治疗效率
创新点: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双Cas9 D10A-sgRNA生成间隙机制,显著提高了胞嘧啶和腺嘌呤碱基编辑器的工作效率及适用范围。
脱颖而出的原因:解决了当前CRISPR/Cas9系统存在的编辑效率低、编辑窗口窄等问题,为基因治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拓展了碱基编辑器的应用场景。
总结
这五个项目之所以能够在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主要在于它们各自独特的技术创新、广泛的现实应用前景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参赛者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研究能力,也反映了当代青少年对于解决全球性挑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晋级选手们能够在ISEF总决赛舞台上再接再厉,为中国争得更多荣誉!
全网首发!扫码添加顾问老师!
领取2024ISEF最新作品集!
如果你想参加SSEF,为明年的ISEF早做准备,或想了解ISEF其他各国的附属赛事,扫码即可免费咨询!